发表时间: 2019-12-30 09:21:33
作者: 河南恒生财务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 99
初级会计考生一定要看!近期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3号》,跟大家息息相关,一定要看完!
01.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通知
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3号》的通知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其中涉及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资产》和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变化初级考生要注意了
2.
财政部:财务报表格式大改
此外2019年会计准则中的财务报表问题,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尤其是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拆分,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也拆分了新增了“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等多个行项目
这将是2020年初级的重要考点!
3大考点要牢记
财务报表主要变化
1、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拆分了 在原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是合并的,现今拆分为“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三个行项目,意味着新政策以后披露的财务报表要拆分成这三个科目披露。 2、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也拆分了 通知指出,原资产负债表中“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将拆分成 “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两个行项目。 3、新增了“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等多个行项目 根据新租赁准则和新金融准则等规定,在原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了“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等行项目,在原合并利润表中“投资收益”行项目下增加了“其中: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收益”行项目。
03.
初级实务删除一大重要考点
政府会计基础变简单了~
【删除知识要点1】政府会计标准体系
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政府会计制度等组成。
1、基本准则:指导具体准则和制度的制定,并为政府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处理原则
【提示】基本准则对政府会计目标、会计主体、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基础以及政府会计要素定义、确认和计量原则、列报要求等原则事项进行规范
2、具体准则: 依据基本准则制定,用于规范政府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详细规定经济业务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3、应用指南:对具体准则的实际应用作出操作性规定
4、政府会计制度:主要规定政府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报表体系及编制说明等。由政府财政会计制度和政府单位会计制度组成。
【删除知识要点2】政府会计核算模式
1、适度分离:
⑴双功能:
预算会计+财务会计:
预算会计对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全部预算收入和全部预算支出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财务会计对政府会计主体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顶进行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政府会计主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
⑵双基础:
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
除另有规定外,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
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⑶双报告:
决算报告+财务报告:
决算报告的编制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预算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
财务报告的编制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财务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
2、相互衔接: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删除知识要点3】政府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顶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顶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2、全面性: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现金流量等
3、相关性: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反映政府会计主体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及报告使用者决策或者监督、管理的需要相关,有助于报告使用者对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
4、及时性: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5、可比性:同一政府会计主体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理由及其影响在附注中予以说明。不同政府会计主体发生的相同或者事顶,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确保政府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6、可理解性: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7、实质重于形式:按照经济业务或者事顶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不限于以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04.
政府会计的2个重要考点
以上3个知识点均为删除内容,初级考生是不是很开心?因为政府会计这个章节相对难度较大,基础薄弱的同学学习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
下面的内容是政府会计的2个重要考点
政府会计重要考点
1、政府预算会计要素: ⑴预算收入: 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的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预算收入一般在实际收到时予以确认,以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 ⑵预算支出: 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发生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出。预算支出一般在实际支付时予以确认,以实际支付的金额计量 ⑶预算结余 指政府会计主体预算年度内预算收入扣除预算支出后的资金余额。以及历年滚存的资金余额,预算结余包括结余资金和结转资金 2、政府财务会计要素: 资产: ⑴定义 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由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预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 ⑵分类 ①流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②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资产、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和自然资源等 ⑶确认条件 同时满足以下两个确认条件: ①与该经济资源相关的服务潜力很可能实现或者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政府会计主体; ②该经济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⑷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公允价值和名义金额 负债: ⑴定义 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顶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体的现时义务 ⑵分类 流动负债: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款顶等 非流动负债:长期应付款、应付政府债券和政府依法担保形成的债务等 ⑶确认条件 同时满足以下两个确认条件: ①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体; ②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⑷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现值和公允价值 净资产: ⑴定义 政府会计主体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额,其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收入: ⑴定义 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增加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入 ⑵确认条件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与收人相关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很可能流入政府会计主体; ②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流入会导致政府会计主体资产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③流入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费用: ⑴定义 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减少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出 ⑵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与费用相关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很可能流出政府会计主体; ②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流出会导致政府会计主体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 ③流出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说明:因初级会计考试政策、内容等不断变化与调整, 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郑州会计培训 编辑 (http://www.hnhs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