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0-01-16 09:03:20
作者: 河南恒生财务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 351
观点: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交社保也是同样的道理。退休前2年提高缴费基数至100%档,退休时可以多领一点养老金,并不可以大幅提升养老金水平。
所以,千万不要误以为只在最后2年把缴费基数提高至100%档,退休时就按100%档统一计算养老金喽,没有这么好的事,有的话一定是陷阱不要轻信!
1
最后2年按照100%档交社保,
多领多少养老金?
根据养老金计算公式来看: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常见的有50周岁为195个月,55周岁为170个月,60周岁为139个月)。
如果参保人赵女士仅缴纳15年,前13年为60%档缴费基数,后2年为100%,则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13×0.6+2×1)÷15=0.65。
若退休地上一年社平工资为6000元,则基础养老金增加6000×(1+0.65)÷2×15%-6000×(1+0.6)÷2×15%=22.5元;
以后两年平均缴费基数为5500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增加4224元,个人账户养老金增加4224÷195=21.7元。
小结:最后2年由60%档提高缴费基数至100%,社平工资为6000元的赵女士女50岁退休,每月多领44.2元养老金,通过养老金赚回养老保险费用的回本周期为95.5个月,也就是8年。
如果赵女士身体健康状况不错,寿命超过58岁,则以后领取的养老金都是赚的,且养老金领取没有时间限制,相对而言就划算;如果身体不好,领不回本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则就不是很划算!
2
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还有哪些?
根据养老金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决定退休时养老金多少的因素,【除了缴费基数,还有退休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三大因素。
也就是说,退休时退休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越高,缴费基数越高,越早开始交社保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年龄越晚,领到的月养老金就越高!
3
写在最后的总结
计算养老金,并不是按【退休时的缴费基数】计算,而是按照【历年缴费基数的平均值】来计算。所以,提前2年提交缴费基数可以多领养老金,但是,并不可以大幅提高养老金水平。
想要多领养老金,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提前开始交社保、尽量提高缴费基数】,才能更好的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安享晚年。